掌上曲靖訊 (曲靖日報特約記者袁燕坤 陳翠賢 趙文東)“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秉h的二十大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師宗縣全面落實“森林師宗”戰略部署,認真撰寫“造林、護林、用林”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
鑲嵌在滇東高原美麗山水之間的師宗縣山環水繞,平壩相間,林業用地面積達251.65萬畝,占國土面積的60.28%,活立木總蓄積量903.1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4.31%。全縣共創建成國家級森林鄉村3個、全國生態文化村1個,申報生態文明鄉鎮8個,師宗縣林業和草原局是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先進集體,“森林師宗”的美麗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師宗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孫竹長說:“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綠色發展,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積極引入增量、提高質量、增強能量、做大總量,加快發展特色優勢林產業,在實現生態振興的同時,促進群眾增收?!?/p>
師宗縣在林產業發展中,緊緊圍繞“產業增效、林農增收”的思路,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林產業建設,依法依規采取多種形式承包經營國有、集體林地和林木,探索出了多元化籌資、多渠道發展林產業的路子??焖偻七M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設,按照誰造誰有、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把開啟綠色寶庫的鑰匙交給廣大群眾,增強了全社會造林、護林、管林的積極性,提高了造林質量,增加了群眾、企業的收入。
“我們林場加大森林的管護力度,用好國家森林撫育項目,林場每年從杉木林采伐中獲得200萬元以上的收入?!眹形迓搴恿謭鰣鲩L尹成明說。
目前,師宗縣已建成以杉木為主的速生商品林100萬畝,林木蓄積量達461萬立方米,看得見的“綠色銀行”初具規模。
師宗縣高良鄉籠嘎村路不肖村小組村民余忠云告訴記者:“我家總共栽了60000多棵杉木,兩年前賣了一批,收入50多萬元,現有的杉木每年還會增值10多萬元左右?!?/p>
繁茂靈動的莽莽林海,讓密林深處的村莊增添了生態振興的底色,成為群眾致富的“搖錢樹”,為林產業發展撐起了“擎天柱”。
“在我們村,林產業已經成為一個主導產業,這些年,政府扶持林產業發展,大多數的村民買房、買車?!备吡监l籠嘎村路不肖村民小組組長雷家貞自豪地說。
隨著速生商品林的快速成長,師宗縣積極搭建交易平臺,引進龍頭企業,不斷延伸林產業鏈。
師宗華海木業有限公司等65家木材加工企業先后進駐師宗工業園區大同片區,每年加工各類木材30萬立方米,所生產的細木工板、防火阻燃板、中高纖維板、鋸材等木材產品銷售全國各地。
占地面積600多畝的師宗木材交易中心正在加速建設,每年可集散、收購縣內或縣外生產的原木25.3萬立方米,有效解決了師宗山區群眾原木銷售難題,銷售原木的農戶戶均增收9萬元,同時,通過木材生產加工銷售,帶動當地2000多人就業。
師宗縣生態文明建設蓬勃發展,為其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這塊被陽光眷顧的土地,讓師宗雞尾葡萄柚、砂糖橘、冰糖橙、臍橙、沃柑等熱區水果掛滿枝頭。瀚森、錦冠等農業龍頭企業紛紛投資熱區水果基地建設,一時間,高良、五龍、龍慶三個低熱河谷槽區的群眾也把熱區水果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來加快發展。
今年,師宗縣引進云南三鄉果業有限公司,除了自己種植熱區水果外,還聯合其他基地種植熱區水果,統一技術、統一農資、統一銷售,讓果農降低成本,增加產值,為廣大果農搭建起技術學習交流平臺,把師宗縣熱區水果發展引向附加值更高的方向。
云南三鄉果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周富說:“我們打造農業觀光綜合體以來,吸引了很多人來觀光、游覽、采摘,果子的產值大大提高?!?/p>
隨著林產業的快速發展,師宗縣林下經濟也取得了長足進步。該縣長短結合、以短養長,采取“公司+農戶”“林場+農戶”等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種植業和林下養殖業,使林區群眾既有“金山銀山”,也有“綠水青山”。
今年以來,師宗縣深入落實曲靖市市委、市政府師宗現場辦公會精神,以“森林師宗”三年行動為統領,以“執行力建設年”活動為抓手,扎實推進全域國土綠化行動,大力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等重點項目,全面推進城鎮面山、交通干線、公路沿線、水源保護區的綠化造林工程,不斷增加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
“替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睅熥诳h這塊沃土正讓鳥兒在綠林里歌唱,讓魚兒在碧水中暢游,讓雄鷹在藍天上翱翔,在綠色打底的畫卷上,一筆一畫勾勒著生態家園的未來,把“中國紅”映襯得更加鮮艷奪目。
(責任編輯:劉雯霽 審核:盧秀麗)